凈利潤翻倍背后的三重驅動力
1.營收與利潤雙增:結構性增長凸顯韌性
2025年上半年,長青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0.83億元,同比增長7.28%;歸母凈利潤4227.78萬元,同比激增117.75%,扣非凈利潤增速更達90.28%。這一增長并非簡單的規模擴張,而是高附加值產品占比提升與成本控制優化共同作用的結果。
2.海外市場:從“被動應對”到“主動引領”
公告顯示,公司出口銷售額突破10.87億元,同比增長19.61%,占總營收比重超52%。這一成績的取得,充分展示了長青股份全球化布局的深度落地。尤其是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的背景下,對美出口增長超100%。除此之外,長青股份2025年上半年新增海外農藥登記證18項,其中歐盟EC 1272/2008認證產品達7個,打破國際巨頭長期壟斷。
3.產能釋放:舊廠區煥發新生機
目前,公司沿江廠區騰退搬遷項目已完成調試,通過垂直化生產布局,單位面積產能提升40%;同時,公司對廠區也進行了綠色升級并進行了成本優化,新產線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65%,廢水回用率提升至85%,獲評江蘇省“智能制造示范車間”,工藝流程再造使吡蟲啉原藥單位成本下降12%,單噸能耗降低8%。通過這一系列的優化與提升,長青股份沿江廠區的產能利用率從2024年的52%提升至95%。
戰略轉型:募投項目變更背后的產業邏輯
1. 終止草銨膦項目:市場規律下的理性抉擇
公告顯示,長青股份此次對2019年可轉債募投項目進行了重大調整。據公開資料顯示,草銨膦價格已從2022年27萬元/噸,暴跌至當前4.8萬元/噸,行業平均開工率不足50%,且國內在建產能超20萬噸,遠超全球年需求量。長青股份通過戰略止損,將原計劃投資2.81億元的草銨膦項目終止,從中釋放出了1.2億元資金,用于研發投入與高潛力產品布局,這一舉動折射出公司對行業周期的精準預判。
2.新投項目:搶占綠色農藥制高點
長青股份此次新投項目則聚焦高成長性殺菌劑和殺蟲劑領域,其中包括年產1000噸丙硫菌唑原藥:全球第二大殺菌劑,2023年銷售額13.28億美元,具有低毒、廣譜特性,預計達產后年凈利潤3016萬元,且該原藥全球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達8.3%,2025年預計突破15億美元,中國產能占比不足5%,進口替代空間巨大。此外,長青股份另有年產4200噸擬除蟲菊酯系列產品:全球第二大殺蟲劑,2023年銷售額16億美元,預計2030年增至21億美元,達產后年凈利潤2686萬元,該產品在非洲蝗災頻發區需求激增,公司已在肯尼亞、埃塞俄比亞建立區域分銷中心。新項目符合歐盟REACH法規,碳足跡較傳統工藝降低22%,已獲得國際可持續農業倡議組織(SAIN)認證,承載著公司向“綠色農藥2.0”轉型的戰略野心,投產后將顯著提升公司在綠色農藥細分領域的龍頭地位。
一場農藥行業的“供給側革命”
長青股份的半年報不僅是財務數據的增長,更揭示了中國農藥產業從“規模擴張”向“價值創造”的深層變革。通過精準淘汰落后產能、重倉綠色技術、構建全球網絡,公司正在重塑行業競爭格局。在糧食安全與碳中和的雙重命題下,這場以“高效低毒”為標簽的產業革命,或將為中國農化企業開辟一條通向全球價值鏈高端的突圍之路。